2015/16年度棉花市场或陷十面埋伏

发布于 2015年10月29日

 

中国棉花网专稿   责编:陈曼芸

10月份以来,国内籽棉收购价格、皮棉现货价格、郑期主力合约持续振荡走低;外盘ICE期货、印度国内棉价企稳止跌,“内弱外强”的格局初步形成。与棉价弱势相呼应的是中国、东南亚等国家棉纱、坯布、服装价格仍“跌跌”不休,投资者对中国、东南亚等国家棉花消费及全球经济增速继续大幅下行的担忧并没有随外盘的企稳而稀释。

 

近日CF1601跌破12000元/吨,新疆棉3128B级的疆内提货价已跌至13000元/吨,一些企业认为棉花行情探底基本结束,逢低做多的情绪上升;而另一些涉棉企业则表示,下游棉纱布、服装市场的孱弱将反作用于棉花,棉花行情的调整尚未结束,入市需谨慎、买入有风险。笔者的看法是从外围市场到皮棉供需,短期谈论“触底—企稳—反弹”为时尚早,CF1601或在11000-11500元/吨筑底;但2015/16年度棉花市场既非“波澜不惊”,也非“大开大阖”行情,高低等级花的处境将是“冰火两重天”,对于大部分轧花企业而言,3128B级、3129B级的棉花有“解套”上岸的机会,但能否有利润值得商榷,“白忙活一场”将是涉棉企业的普遍写照。笔者分析:

 

一、中国三大主粮全线爆跌,重压之下棉花岂能“独善其身”?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玉米价格下跌明显,农户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么样,多地的数据显示水稻价格稳中有跌。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一期《粮食价格观察》称,国际市场粮价在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下跌14%,跌至五年最低。这期间,小麦价格下跌18%,大米价格下跌14%,玉米价格下跌6%,大豆价格下跌17%。三大主粮全线下挫这在往年并不多见,国际低粮价与国内库存积压均被视为本轮粮价下跌的主要原因,因此2016年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滑、总产下降等炒作题材几乎无用武之地;

 

二、中国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对大宗商品(含棉花)等消费、需求大幅低于预期。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9%。这一数字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慢增长速度,增加了市场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的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低于预期。一些投行指出,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工业活动仍然停滞,中国在维持经济增长仍面临困难。而对于2014/15、2015/16年度中国棉花消费能力的估测数据各方出入较大,对于USDA、ICAC等月报发布的720-770万吨,但很多机构从2014/15年度中国进口量、产量、轮储情况等估算,实际棉花消费不足650万吨;而从目前经济形势、棉纺织品出口订单及企业资金压力来看,外商和政府有关部门预测的棉花消费回暖将很难实现;

 

三、外纱进口的冲击已无法阻挡,40S及以下普梳、精梳纱“阵地”已全线失守。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232.48万吨,同比增加14.79%;2015年1-8月我国进口棉纱总量为160.71万吨,平均单月进口量都在20万吨以上,如果折算到棉花上,全年近250万吨棉花消费被进口外纱取代了,占中国年度棉花消费量的40%左右;而且值得关注的是2015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进口印度、越来、巴基斯坦、中亚、印尼、马来西亚等产地棉纱的数量呈现连续增长;如果不设任何限制,2015/16年度外纱的进口量或突破250万吨甚至280万吨;另外,TPP协议的达成,令越南等东南亚、南美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企业的优势逐渐丧失贻尽;

 

四、中国庞大的国储库存和进口外棉将补充高低等级棉花缺口。储备棉轮出一方面给库存减压、缓解占用资金;另一方面由于2015/16年度新疆、地产棉在纤维长度、强力、马值都指标并不理想,储备棉轮出有利于棉纺织厂采购和纺纱配棉。近期,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发布《201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确定2016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但由于印度棉在MSP及收储的强力支撑下,几乎不会出现降至55美分/磅以下的机会(中国企业缴纳40%全关税进口),因此1%配额将全部用来进口高等级澳棉、美棉、巴西棉等,高等级棉花能否出现供不足需或缺口大到需要增发进口配额来弥补的程度,需要时间来检验。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