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的棉花期货操作过程

发布于 2015年10月13日

重点做一两个品种

 

我做期货(或者电子盘),可能会略微顾及几个品种,但一个阶段内一般只重点做一两个品种,大蒜也好、棉花也好、大豆(豆粕和大豆是一个品种链)也好,我都是集中精力去研究、考察、运作。

有人说要分散投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分散投资虽然可以减少风险,但也减少了收益。很多时候,分散投资是不合理的。如果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说,可能应该分散投资,因为技术分析者认为,市场唯一的确定性就是其不确定性。但对基本面分析者来说,应讲究综合分析后的确定性,因此真正有水平的基本面分析者,如果对某个品种的专业度、熟悉度、把握度都很高了,则应该集中投资。

大蒜运作完之后,我就基本上只做棉花。这样集中精力做一个品种(或一两个品种),成功的概率会高一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做事业,专做一个领域比较容易成功,做期货,一段时间内专做一两个品种比较容易赚钱。做期货,一段时间内只要对少数几个品种全面了解就够了,虽然理论上,一个人可以把所有品种都看“透”,但真正在运作的时候,也只能针对少数几个品种,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有限的,面铺得越广,摊子铺得越大,运作得就越不精细,犯错的概率就越大,而在期货中犯错的代价是很大的。而且我喜欢去实地考察,亲身感悟买方和卖方的能量对比,如果做多个品种,就无法同时去考察、去感悟。

因此,我做期货一般只关注自己熟悉、了解的品种,在发现某个品种供需不平衡时会重点研究、调研、分析,在它供需严重失衡时则是重点运作的好机会。

当然,如何识别供需不平衡,如何发现供需严重失衡的时点,则要看自己有多少能力、有多少经验、花多少心思了。

 

 

实地调研 综合分析 棉花必涨

 

我在预判棉花要上涨之后,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关注、打听棉花现货各方面、各渠道、各层次、各群体、各链条的情况,并且自己也开车去了周边产棉区,还有山东德州、河北等地调研。

 

棉花价格在13000左右一吨的时候,很多人根据棉花前几年历史价格的波动特征,认为涨不上去了,而且国家号称有500万吨左右库存,所以棉花应该要跌下去,不跌下去也不该涨上去。

而我发现这个13000的价格,十年前就到过,在2003年2004年的时候甚至还到过19000呢!农民工资十年前15块一天,2009年已经涨到80块一天了,涨了4倍以上;小麦十年前是4毛左右一斤,2009年已经9毛一斤了,涨了1倍多;玉米十年前3毛5左右一斤,2009年已经8毛一斤了,也涨了1倍多;其他农作物价格的上涨,使得种棉花的比价效益越来越不合算,这对棉花种植造成严重打击;同时棉花又是费工费时的农作物,种同样面积的棉花要比种小麦和玉米多花2-3倍的时间精力去劳作和维护;十年前小麦、玉米、棉花都是人工作业,2009年小麦和玉米的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大提高了,而种植棉花,基本上还是要靠人工作业(棉花要分几次采摘,如果用机械化一次性采摘,则会造成较多的浪费);黄河流域的棉花春天的谷雨前后播种,直到十月份还在忙,这一期间农民都不能离开(不能出去打工),播种、覆膜、整枝、打叉、除草、打药、治虫、施肥、灌溉、采摘(采摘还得分几次收,不像玉米小麦一次性收完了事。棉花的收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8月开始,一直到10月,三个月都要摘棉花。)。

棉花的价格还是十年前的价格,而小麦玉米的价格都已经翻倍了,种棉花又费工费时,经济效应已经大大落后。棉花平均一亩地收籽棉500斤左右,合着国标328棉花13000一吨的价格,籽棉大约是2块7毛一斤,一亩地的毛收入是1400元,成本800元左右。种玉米和小麦可以种两季(一年两熟,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一季小麦500公斤左右,一季玉米也是500公斤左右,按照平均9毛左右一斤来算,一年的毛收入有1800元,成本不到800元。这么一比,棉花的经济效益就差很多了!

另外,农村的农民出去打工的很多,农村基本上也没有闲余劳动力了,叫一个农村的家庭妇女干一天活少说也要给50块。谁还愿意种棉花呢?

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让所有的商品都泥沙俱下,籽棉在2008年还跌到过1块8毛一斤。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很多棉花副产区能改种其他作物的都改种了。根据我2009年春天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副产区的种植面积急剧下降,至少下降30%。而主产区则有所不同,因为某些主产区的土地是盐碱地,种植其他作物收成差,棉花耐盐碱,所以只能种棉花,在地力原因的限制下,主产区也减产了20%左右。综合来看,主产区、副产区棉花的种植面积总体下降25%左右(种植面积下降,单产也很可能下降)。

 

在如此利多的基本面面前,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看跌呢?

一方面因为棉花过去几年的价格运行空间形成了人们对棉花价格的“固定思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国家有库存500万吨,这个数字吓不吓人呢?很吓人!

当时中国棉花一年的产量才700万吨,乍一看,这500万吨的库存都快接近1年的产量了,有人觉得即使减产再多这些库存一释放,市场的供应还是充足的,因此13000的价格不会再涨,甚至反而应该跌一点才对(当时很多人还没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气来)。

但如果棉花维持在13000的价格,从长远来看就没有人愿意生产了。当时国家的收储价就在13000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国家以12600的价格收了272万吨棉花),这个价格根本就没有吸引力。如果农民都不愿意种棉花了,国家的库存再多也用不了多久。

金融危机后的国际大环境最明显的就是各国央行都注资增发货币,美其名曰“量化宽松”,其实就是开动印钞机印钞票而已,当然中国也不甘示弱,迅速推出了一个4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4万亿虽然在数量上和细节上值得探讨,但该政策总体上是非常正确的,没有这个政策,那么中国就真的要经济危机了)。如此,全球的流动性必然增加,未来的购买力将大大增强。在2009年上半年,还有很多人处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之下,即使了解到货币增发的严重性,也不敢预期价格的大幅上涨,当时经济“V型反转”、“L型萧条”、“M型衰退”、“二次探底”等各种各样的言论大打口水仗,经济学家们嘴巴上舒服了,但绝大部分企业和老百姓脑子里可被他们弄糊涂了。我当时就明确了简单的一点,物质还是那么多,突然一下子多了那么多货币,结果必然是价格的上涨,只是涨得快还是慢的问题,只是涨得顺畅还是曲折的问题。

虽然2008年国家收储了272万吨,但在所谓的金融危机时期,人们的吃穿消费也不会变少,生产量少了,库存的消耗是很快的。另外,2008年收储的量比较大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当时市场的货太多了,而是因为中间商怕价格下跌,把货给了国家,是中间商去库存的结果。中间商怕价格下跌去了库存,等价格上涨了他们必然要增库存,增库存的需求又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需求。

所以,我当时的判断是棉花必涨,今年(2009年)不涨,明年涨;如果今年涨多了,那么明年少涨;如果今年不涨或者涨少了,那么明年将要暴涨(今年不涨或涨得少,农民的播种积极性依然很低,明年的产量还是不行,那么棉花的供应就要出大问题了)。

该涨的东西涨得晚一天,能量就多一天,后续上涨的力量会更大。就像酒一样,多“陈”一天多一份酒味,多一份香气。该涨的时候不让涨,压着价格的时间越长,后续的爆发力就越大,不少商品的牛市,其中至少一部分价格上涨是被政府压出来的。如果2009年让棉花涨到2万5,或国家的收储价不是定在12600而是定在2万或更高一点,棉农就有积极性了,2010年就不会涨到3万5了。

该涨的东西先涨比后涨好,如果不让先涨,那后涨的涨幅更大,对稳定物价和社会消费的影响更大。囤积居奇有利于平衡物价,如果有人先囤积一部分,然后在价格涨一些上去后卖出,是有利于后市的。为什么这么说?价格在上涨初期,囤积者的买入会让市场供应更加紧张,价格上涨更快一些,这可以促使生产者加大下一期的生产投入,也可以适当打压消费群体的消费量,如果缺货却不让涨,或者用抛储的方式压价,则会让本来就缺的东西被大家低价买走了,消费掉了,生产积极性上不来,等缺货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价格只会暴涨。而有人先囤积一些则可以让当期消费量减少一些,并在价格涨一些上来之后,囤积者有利可图了就会慢慢把货放出来,适当抑制价格的上涨,这时生产也跟上了,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持续供应。让价格的适当上涨或下跌好于商品的奇缺或供应过量。

 

资金增长到1300万 回撤到800万

 

2009年国庆期间,我开车去山东德州/聊城、河北威县/邱县等地考察。

在德州市夏津县和武城县,我看到大量的农民拔掉棉柴(棉杆子),翻地改种小麦。如果秋天不种小麦,第二年春天还能种棉花,而如果种上了小麦,第二年就种不了棉花了。于是我预计2010年棉花的种植面积还要下降。

 

在聊城市高唐县县城以南的柏油路边,我在棉地里看到两个农民,就停好车,跨过沟,递上烟,和他们交谈。

“老乡,干农活啊。”

“你哪儿来的?”

“山东济宁”

“干啥的呢?”

“来看看棉花。拔棉柴啊?”

“不种棉花了,种棉花不行,拔了棉柴种小麦。”

“你们村都这样吗?”

老乡四处指了指,“你看看这一大片,灌上水的地,都要拔掉棉柴,改种小麦。种小麦赚钱,种棉花没钱赚!现在打一天工100多,一个家庭妇女干一天小工还六七十块呢。”

 

当时棉花期货的价格是14000-15000,棉花是费时费工的作物,而农民工的人工工资涨得厉害,这个价格根本不足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反而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改种其他农作物。

 

我一路持有棉花,国家抛储,使棉花在8月份有一个短暂的回调,到了9月份棉花就一路上涨,一直到年底。这一波上涨,涨到了17000多,我单子拿得比较牢,中间换手过,随着资金的上升也加了一些仓。在2009年底的时候,我的资金到了1300万左右,有1000手单子,这是我第一次运作1000万以上的资金,感觉自己有瓶颈还需要突破,果然接下来资金就回撤了。2010年1月棉花从17600跌到16000左右,我的资金从1300万下来,跌破了1000万,最后到了800万左右。当然,我不怕它暂时的下跌,我等着它上去。

贪心换手 错过上涨 坚决追进 成功大赚

 

春节前一个月的下跌,我估计和企业间、民间资金的结算有关系,春节一过,资金就会宽松,棉花就会恢复上涨。另外,春节期间服装的销售量通常会比较大,春节后服装企业的订单会促进棉花的上涨。

于是我在春节前几天几乎满仓买进(2010年春节前,我开户的期货公司保证金提得很高,棉花期货收25%左右的保证金),一过春节,棉花大幅高开,我的资金很快就赚回不少。3月4月5月棉花的上涨比较稳,每次回调和震荡的幅度都比较小,每次上涨则是步步推进。我的资金也就不断地创新高。

做棉花的时候,除了常在周边的产棉区走动、考察外,我还密切关注影响棉花价格的各个因素,也通过种棉花或经营棉花生意的朋友了解及时可靠的一手信息。2010年春天气候反常,寒流一来短期内会降温十度以上,不利于棉花的生长。棉花长势本来就不好,到了5月中下旬,新疆还下了一场大雪,棉花冻死一部分冻伤一部分,新疆棉花单产下降已成必然(当时补种一些,但补种的棉花必然会因为“积温”不够而导致单产下降)。我还了解到山东德州地区2010年棉花种植只有155万亩,比2009年减少32%,是十一年来面积最少的一年。当年国家发布的信息比较温和(对减产的预估相对少一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国家也没有错,因为它的意图是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有利于社会和谐)。要了解真实情况,要么自己去实地考察,如果无法实地考察,则要有真实可信的信息渠道,而面对庞杂的媒体信息和市场消息时,一定要有相当强的辨别力,心里要有数,要知道哪一个信息的可靠度高,哪一个信息是不能听的。如果对信息有怀疑,则要想办法核实。

 

注(我国棉花主要产区):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春季(或初夏)播种,当年现蕾、开花、结实,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严寒来临时,生命终止。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带大致分布在北纬18-46度、东经74-124度之间。产棉省、市、区有22个,棉田面积在40万公顷以上的有7个(新疆、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安徽),在10万公顷上(不到40万公顷)的有4个(湖南、江西、四川、山西);其他的各省、市只有教零星的种植。产量最高的是新疆(现在除了新疆以外其他的棉区种植面积都在逐年萎缩)。

注(我国棉花生长周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棉花的生长周期为4月播种期(清明-谷雨),长江流域棉花在4月上旬播种,黄河流域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新疆一般在4月15日-25日之间播种;5月苗床期(立夏-小满),苗床期是指棉花从出苗到现蕾,长江流域4月下旬至6月上旬,黄河六月4月底至6月上中旬(棉花苗期为营养生长期,影响棉苗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低温可造成棉苗弱小,抗逆性差,发生病害、死苗或晚发“小老苗”出现);6月(芒种-夏至)蕾期,棉花蕾期是指从现蕾到开花期间,一般在6月上中旬到7月上旬;7月-8月花铃期,花铃期是指从开花至吐絮这一段时间,时间一般是7月上旬到8月底、9月初(又分为初花期和盛花结铃期,棉株对水反应敏感,如水分失调,代谢过程受阻,可能导致大量蕾铃脱落,并引起早衰,严重影响棉花生育进程);9月-10月吐絮期,此期为枯霜来临、生育结束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开始吐絮,持续70-80天,是棉纤维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

 

7月初,在远月棉花(棉花1101合约)16600左右的时候,我全部平仓。我之前的盈利也出过一些资金,买了写字楼,7月初我平仓后,就去忙装修办公室的事情。我当时觉得棉花远月合约在16600的时候走势比较弱,想出来以后,等价格低一点再买回来,我平仓出来后,价格跌了一些,感觉出来是对的,等跌到16300的时候,我就专门去搞装修的活了,没去看行情。那一波棉花跌到16000多,然后重新开始上涨,等我看到的时候已经16500了,我当时想16300我没有买,16500好像有点高了,等等吧,结果就错过了买入的良机。价格稍微盘整一下就往上涨了,一下子突破了17000,我一直在犹豫,等待回调再买入,都只是小单在试,没有正式买入。然后,价格就一路上涨到了18000。

8月中上旬,德州又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强降雨和连阴天气,导致部分棉花蕾铃脱落,即将开裂的底桃霉烂变黑,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预计亩产将减少20%左右。这类消息的释放,进一步促进棉花的上涨。

我从16600平仓出来,一直到18000,棉花价格涨了很多,而我却没有赚到钱,原因就是太贪心了,想要换手拿更低的价格,想赚更多的钱,而实际上却没有在价格起来的时候追进,导致错过了这一段行情。

棉花到了18000,此价格已接近历史最高价,在恐高症的心理影响下,大多数人不敢看多和追高。

 

那时,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含水分较多的僵瓣棉在地头上就被人以4块钱一斤的高价收走了。这个价格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实在是历史之罕见。而且棉贩子似乎有点“饥不择食”的感觉,僵瓣棉还没经过晾晒,他们就很猴急地高价抢购了。

注:僵瓣棉是指棉铃在生长过程中遭到霜、病虫害、形成纤维大多不成熟而僵结的棉花。

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供求关系下,价格上涨才是对的,不涨反而是不对的,只有涨了才能达到新的平衡。如果价格不涨,对消费的压制依然不够,生产积极性的提升依然不够,只会导致供求更加失衡。

 

做期货,就是要找价格必然上涨或必然下跌的爆发点。当僵瓣棉别人都抢着要的时候,表明购买者的欲望已经大大地起来了,储存者的欲望也起来了,他们4元存的棉花涨到4.5元了,这会促使他们去收更多的棉花,而生产者、销售者则会因为有人抢购而不急着卖了。买的人越贵越买,存的人越贵越存,卖的人越贵越不卖。如果存的人或卖的人4块就卖了,价格涨到4块5的时候就会后悔,后续就不卖了,等5块再卖。所以当价格突破历史新高的时候,趋势明朗了,信心起来了,向上的力量就大了。

 

看到这条消息,我非常重视,因为我看到了“买劲很大”,行情似乎有马上起来的气氛。

我了解棉花这个市场,看见现货市场的动静有点反常,又结合2010年棉花播种面积比2009年再次下降,国家也没有多少库存了,而需求还在上升,另外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散去,人们对经济的信心基本恢复,而之前放出来的大量货币还在市场上。我想尽快买入棉花,但我还要核实一下现货市场的动静是否是普遍的。

我有个朋友办了一个网站,有几个会员是新疆库尔勒的,据我所知他们种了很多棉花,对棉花非常了解,就通过朋友找到其中一个会员,问他新疆那边的棉花情况如何?他说那边的棉花早就被各路收购商划块高价包掉了。和我一起做期货的朋友,他有个亲戚在东营是棉花大户(种了几十亩棉花),我又赶紧向他打听,他说他今年的棉花收成不好,减产比较多,但有个棉贩子打包票说“别人出什么价,我也出什么价,甚至可以比他们给更高的价,你的棉花我全包了,不能卖给别人!”,棉花还没收下来就付了定金。

我综合判断下来,棉花的行情马上要爆发,上涨的能量太大了,不可能被压住,我预计三天内棉花必涨。8月31日,已经快收盘了,此时不买就要错过大好机会,于是我就果断买入1105合约,18000左右买进去,开仓1000手。

第二天,没有涨也没有跌,价格就在18000附近震荡。

第三天,棉花期货涨停,连续三个大涨。价格就一路上去了。

我买了不久,棉花就涨了近2000点,这一回我大赚了一笔。不过我感觉短期内上涨太快太多了,可能会有回调,为了保住利润,也想着能在更低的价位买入,我在一个周五(9月17日),19600平仓出来。(后来证明,这次平仓想要赚点差价又是错误的动作。)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