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机采棉的差异

发布于 2015年10月10日

据小编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仍有一定数量的机采棉暂未销售。一些轧花厂和贸易商表示,虽然9月上旬以来机采棉的成交价仅11600-13300元∕吨(2128级、3128级),棉纺厂、棉花流通企业的库存已降至相对低点,但买方对新疆机采棉仍很难提起兴趣,询价、下单寥寥无几。而9月上旬港口同为机采的美棉、澳棉清关后人民币报价分别为:14300-14500元∕吨,即使品级、加工质量稍低的机采巴西棉报价也大幅高于新疆机采棉,那么同样为机采的新疆棉和澳棉、美棉的差距到底在哪呢?小编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分析其原因如下:

第一、新疆机采的棉花其品种与机采棉并不符。目前新疆机采棉与美棉、澳棉相比最主要区别是从地面至第一个果枝的间距过小,达不到要求的22-30cm(最佳距离是25cm左右),而采用国外标准制作的机采棉,采花时下沿距离地面太近,因此吸入大量的尘土、叶屑及其它杂质,造成品级下降、杂质过高等缺点。某种子公司表示,目前新疆棉区尚未有与采棉机相配套的棉花种植品种。

第二、新疆机采棉种植品种多、成熟期不一致。统一喷施叶落剂,造成皮棉品质差异大,尤其是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差异大。据了解,目前新疆棉区无论兵团还是地方上,伏前桃和顶桃的吐絮期差异大,有的甚至相差一个半月以上,而澳棉、美棉、巴西棉等主产棉区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伏前桃、盖顶桃的吐絮、成熟期差异不超过10天(甚至一周以内),农场主准确把握时间,喷施落叶剂,一株棉花从底部到顶部棉花的品质差异较小,皮棉一致性好。

第三、新疆棉花使用地膜也不利于机采棉品质提高。一些棉纺织厂表示,近年来,疆内棉花种植太多采用轻薄、透明度好的地膜,虽利于棉种发芽、出苗,但易破碎。采摘时大量的地膜碎片易混入籽棉中,在棉纺前道梳条、并条过程中因受高温作用地膜熔化成液体粘附在棉纤维上,造成棉纱各项指标下降,且棉纱、棉布染色疵点频出,生产和接单受到很大影响。

第四、新疆机采棉纤维长度偏短、纤维强力偏低也是制约机采棉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采棉机在工作时对棉纤维长度有所损伤,在抓拨过程中纤维强力也要经受考验,否则造成较大浪费。一些种子公司和农业人员分析,要想保证机采皮棉长度达到29cm,强力达到29cn及以上,要求籽棉的纤维长度、强力要分别到达31mm、30cn及以上,但很显然目前新疆的机采品种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各棉种公司可谓任重道远。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