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棉花生产

发布于 2015年10月4日

一、中亚植棉业的自然条件

前苏联曾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1970年其棉花产量超过美国,截至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居世界第一,其长绒棉产量1972年曾占全世界的25.8%。中亚五国是前苏联棉花的主要产地。苏联解体后,中亚的植棉业长期陷入困境。

我国南疆与中亚植棉区的自然条件类似:双方的北部都是天山,在棉花生育期能阻挡相当大部分的北方寒冷空气侵人;双方同处一个纬度,差别是,中亚主要植棉区的海拔高度为二三百米,南疆为八九百米,因此,中亚的光热资源更能满足棉花的自然生长需求。在某些地方,长绒棉单位面积的产量与陆地棉(即我们常说的棉花)大体相当,而阿克苏长绒棉产量只有陆地棉的70%左右;中亚植棉区的东部都有高山,从太平洋刮出的携带大量水蒸气的季风吹不到那里,从而避免了棉花生育期的降雨;而冬天,来自北冰洋的寒潮从西北方向袭入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由于高山阻挡,天山、帕米尔的降水量多集中在中亚一侧。冬天,我国一侧积雪很少,斑斑驳驳,或有或无,而中亚一侧则是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春夏,我国一侧是荒山秃岭,而中亚一侧则是山清水秀。不难理解,论灌溉水源,中亚比新疆更丰富。因此,中亚各国植棉的自然条件优于我国条件最好的棉区—南疆。

 

 

 

 

二、中亚植棉业发展概况

据前苏联最权威的植棉业专著《棉花》记载,早在公元前5—6世纪,棉花已经传入中亚与外高加索。以后,许多优良品种又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公元10世纪,萨马尔罕、布哈拉、塔什干、花刺子模等地已出现了棉布的生产与销售。1839年后,沙俄相继征服了中亚,中亚则成为俄国棉花供应的基地。此后,中亚的植棉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到1890年,其产量增加到340万普特(1普特=16.38公斤),即5.5692万吨,是1839年前的7倍。

十月革命以后,中亚的植棉业获得了大量投资,于是,开掘运河,兴修水利,全面改善和提高了植棉业的生产条件和农艺水平。二战前,中亚的棉花产量比革命前又提高了数倍。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亚的植棉业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在种子、土地、肥料、匀苗、灌溉、密度、植保及田间管理等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农艺体系。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棉花单产很低,不到中亚的23%。50年代中期,新疆建设兵团就开始学习中亚的植棉农艺。80年代其产量已与中亚相当。之后,建设兵团将从日本学来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运用到植棉业,在中亚农艺的基础上创造了“矮密早”的农艺体系,实现了每公顷产皮棉2000公斤的优异成绩。

 

三、近代中亚植棉业的曲折发展史

乌兹别克斯坦是前苏联最大的产棉区。据全球棉花咨询委员会资料,乌兹别克斯坦1996—2001年的产量分别为105、114、100、115、94、106万吨。但无论如何,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一个名列世界五六位的棉花生产大国,更是一个仅次于美国的棉花净出口大国。其次是土库曼斯坦,然后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

苏联解体后,由于中亚各国国情不同,各国的植棉业便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其人口基本上是游牧民族,不习惯农耕,那里原来从事农业的主要是朝鲜族与俄罗斯人。苏联解体后,大部分俄罗斯人和朝鲜人从那里迁出,其土地被分配给当地的主体民族居民。这些人对原苏联的农艺本来就知之甚少,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植棉业早已一撅不振。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将集体农庄改为农民经济体,但名实不符,仍然对农业实行指令性计划,国家限定很低的棉花价格,统购统销,由外贸部统一出口。国家用高压政策强制农民劳动,劳动强度很大。 而习惯于畜牧业的农民,像对待畜牧业一样对待植棉业,劳动散漫,积极性不高,农艺措施随意性很大。

土库曼斯坦是受苏联解体影响最小的国家,其植棉业所受影响也小。土国有对植棉业进行补贴的经济实力,1999年,其棉花生产已经开始恢复。目前已大体接近其最高水平。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最不幸的国家。一独立就爆发了内战。在进行战争的南方,植棉业毁于一旦,科研人员也如鸟兽散。其北方也因为战争没有搞“自由化”而基本保持了前苏联的体制。集体农庄被更名为股份公司,农庄主席改叫董事长,但仍由政府任命。作为股东的农民,也没有任何股东应有的权利。幸运的是,拖拉机站还在,生产资料没有遭到破坏,土地也没有分,生产还能正常进行。国家集中一切资金以应付战争。战争结束后,农业和农民的负担开始减轻。

苏联解体以后,中亚的棉价长期低于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场的价格,更低于本国的生产成本。迄今为止,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各国没有钱对植棉业进行补贴,这就注定了那里的棉花生产必然不断萎缩。

我国南疆的土壤比较贫痔,盐碱较重,中亚土壤比较肥沃,盐碱轻,但某些地方也需洗盐压碱。虽然中亚的水利工程原来比我国南疆好,但年久失修,因此,不少棉田己经多年没有洗盐压碱,一些土壤盐分含量大大超过0.3 %,对棉花生长极其不利。

 

四、中亚植棉业的生产现状

虽然中亚的植棉水平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已大大落后,播种面积下降,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总产量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棉花单位面积生产成本最低、单位产量成本较低的地区,是全世界仅次于美国的棉花净出口地区。美国对其植棉业的大量补贴,使世界棉价长期低于生产成本,也是中亚植棉业十分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中亚国家需要外汇,而棉花又是其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因此,不管换汇成本多高,中亚国家都必须种棉花。中亚棉区主要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目前,中亚棉花产量约150万吨/年,其中近2/3供出口,以细绒棉为主,其余为长绒棉。

乌兹别克斯坦有2000多年的棉花种植历史,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棉花产量占中亚棉区产量的2/3,是全球第6大产棉国、第3大棉花出口国。2005-2012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出口量分别为:102.0、98.0、88.7、56.0、82.0、60.0、53.2、70.0万吨。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棉花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争早熟,创优质高产,该国棉花播种时期与新疆南疆相仿,其棉花种植模式有一膜四行或一膜两行,棉花全生育期灌水4-5次,一般七月下旬停水且打顶。据俄新社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总理米尔济亚耶夫日前表示,到2016年,乌机采棉比例将会达到90%。近年来,中国从乌兹别克斯坦进口棉花一直保持在每年30万吨左右,成为乌第一大棉花出口目的地国,在中国棉花进口来源国中,乌兹别克斯坦居第4位。

土库曼斯坦在中亚最南端,中亚第二大产棉国,国土的4/5为卡拉库姆大沙漠,80%的国土面积无地面径流,棉纺织业基础薄弱,棉花净出口国。2006年土库曼斯坦47个植棉区都实现了机械采棉, 机采棉的数里甚至增加了20% , 只有留种用的棉花和细绒棉是手工采摘的。秋收季节土库曼斯坦全国共开设有150个收棉站, 有34家轧棉厂在日夜运转。目前, 土库曼斯坦生产的棉花主要在国家原料商品交易所销售。2013年,土籽棉产量达到113.95万吨。高于年初土政府确定的年产量目标。总体看来,今后5-10年。由于灌溉水源和粮食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土库曼斯坦的棉花种植面积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但是,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土库曼斯坦的棉花单产水平和总产量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因而,除本国纺织工业消费之外.土库曼斯坦依然是目前世界重要的原棉出口国之一。

塔吉克斯坦4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中有80万公顷农用耕地,其中40%是棉田。塔吉克斯坦是中亚第三大产棉国,年产皮棉约30万吨左右,优质细纤维棉产区,90年代初塔吉克斯坦的皮棉单产就已经超过了100千克/亩,重要的原棉出口国,今后5-10年,棉花产出与对外贸易都将基本稳定在目前的水平。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西濒里海,北邻俄罗斯,东连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东西宽约3000公里,南北长约1700公里。哈萨克斯坦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9位,境内60%的土地为沙漠和半沙漠。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最快、政治局势比较稳定、社会秩序相对良好的国家,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农业基础良好,广阔的牧场适于畜牧业发展,生态状况优良,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条件也好于其他中亚国家。2004年的哈萨克斯坦的棉田面积为21.93万公顷,约折合328.9万亩,年产皮棉约为15万吨;2012年全国总种植面积为2119万公顷,其中棉花15万公顷,总产量为32万吨,哈的棉花产需基本会以目前的速度保持稳定增长。

吉尔吉斯斯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耕作机械差,管理粗放、落后,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导致产量低,效益差的根本原因。吉国面积广阔,人少地多、一部分耕地应用了喷灌技术,大部分耕地都是沟灌或靠天吃饭,南部棉区采用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方式,新型农业机械非常缺。虽然,吉国是一个传统的畜牧业国家,但原苏联解体后畜牧业生产一度急剧衰退,至今难以恢复元气。种植业则由于改革措施比较得当而得到较快发展,很快超过了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2001年,种植业产值占吉农业总产值的55.3%;畜牧业仅占43.3%。当前,吉尔吉斯斯坦的耕作机械生产企业很少,仅有3-5家,受制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资金缺乏、管理水平低等因素,大多企业发展规模较小。吉国85%以上的耕作机械依靠进口,因资金有限、经营分散,引进的耕作机械业也多为机械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较少的农业机械。目前,吉尔吉斯斯坦年产皮棉约10万多吨,但在棉花与棉纺织品贸易方面,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尚未形成经常性大宗贸易。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