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棉的异性纤维

发布于 2015年9月26日

皮棉的异性纤维

异性纤维是指在采摘、收购、运输、晾晒、加工过程中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薄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

关于成包皮棉异性纤维检验,国家标准给出了明确规定,并附于分档指标及代号(表格1),具体规定如下:

1.异性纤维含量检验仅适用于成包皮棉,采用手工挑拣方法。

2.棉花加工单位对成包前抽取的异性纤维检验批样进行检验,其结果作为该批样所对应的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

3.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

分档 代号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g/t)
N 0.00
L <0.30
M 0.31~0.70
H >0.70

(表格1)

 

我国棉花种植,量多且分散;从采摘到加工过程冗长,产业链环节繁多,造成含异性纤维的因素广泛:1.棉农认识不足,采摘销售棉花时,使用化纤编织袋,非棉扎口绳;并且编织袋反复使用严重破损。2.销售过程中,对异性纤维没有考核机制;棉农出售籽棉给个体棉商,棉商关心的是收购量,对异性纤维漠不关心。3.棉农习惯于地面晒花,动物毛发混入,棉农也没有认真挑拣。4.不法商贩扰乱市场;守规矩的棉农得不到好处,而投机棉农利益却未必受损。5.籽棉垛上有人员睡觉造成毛发,籽棉大垛周围环境卫生差,企业对异性纤维没有严格挑拣。6.新疆市场原棉供不应求,棉花加工恶性竞争,异性纤维问题被忽视。7.在运输、贮存、加工等各环节人为造成异性纤维等等。

含异性纤维的皮棉在纺纱过程中易碎,难以清除,形成纱疵,极易造成细纱、后加工和织造中的断头;漂白印染中形成色疵,严重影响布面外观质量,条干均匀度,质量产生波动。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使棉纺织印染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异性纤维防不胜防,受害企业苦于言表。

 

国家为了有效降低皮棉中异性纤维的含量,对成包皮棉中的纤维含量的分档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规定棉花加工单位要在棉包上刷上异性纤维含量代号。

 

 

 

 

总体看来,国家棉花标准对异性纤维含量的规定由定性到定量然后到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体现出了国家对棉花中异性纤维含量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异性纤维对棉花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皮棉中异性纤维含量的检测在棉花加工系统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