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强棉花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攻关

发布于 2022年3月10日

“棉花产业链长,对外依存度高,高质量的新疆棉花供给是提升中国棉花产业链供应链自主调控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一级巡视员邓红围绕加强棉花(纺织)产业链“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棉花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家战略物资,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棉纺织加工基地,2021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12.9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近九成。

棉花是新疆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据介绍,新疆棉纺织工业历经七十多年发展,已经建成为集棉花生产、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的现代化纺织工业体系,“三城七园一中心”的棉纺织产业格局也已确立,在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年)》,到2023年,新疆将建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优质棉纱生产基地,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和向西出口的集散中心。

“但新疆棉花(纺织)产业链还存在种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化水平低;滴灌棉田水肥盐矛盾突出,水肥药资源利用率不高;棉花生产装备智能化水平低;智慧棉田关键技术及装备水平不高;棉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体系未建立等方面的‘卡脖子’难题。”邓红说。

邓红建议:一是明确“卡脖子”技术攻关方向。着眼于“十四五”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棉花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棉田水肥药精量化施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棉花全产业链智能装备及技术研发应用、智慧棉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应用、棉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棉花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体系构建与示范等七大关键技术攻关方向。

二是完善建立棉花技术攻关研发体系。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公司,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棉花生物育种平台。全面落实优质棉花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现代化的棉花生产体系。

三是推进棉花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国内外棉花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评价,发掘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种质材料,同时充分利用棉花基因组测序、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创制一批抗旱耐盐碱的优异种质资源,为育种创新奠定基础。组建棉花育种攻关联合体,加强棉花生物育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解决育种“卡脖子”关键技术,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四是建立棉花全产业链联合体体系。完善棉花全产链相关利益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高标准棉花生产基地+高效棉花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棉花社企联盟+棉纺龙头企业”一体化运行联合体组织体系构建,建立跨区域全国棉花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运行体系示范区2-3个,制定促进棉纺织加工企业重组转型升级方案,尽快建立中国高品质棉花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

出自:人民网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