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苗生长缓慢 生育进程滞后 恢复仍需时日 2021年地区第一期棉花生育动态监测调查汇总分析报告

发布于 2021年5月25日

为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2021年地区棉花苗期生长状况,科学分析棉花开播以来异常天气对棉花出苗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时跟进并强化针对性指导服务,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棉花生育动态监测工作的提醒》,并组织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5月16日~17日,共对全地区范围内38个固定代表性监测点(33个陆地棉监测点、5个长绒棉监测点)同步开展了今年第一期棉花生育动态定点监测调查。同时,为配合地区推行县域“一主一辅”用种模式,跟踪观察各县(市)选定的主栽和搭配品种具体表现,各县(市)将涉及品种纳入调查对象,以便对各品种生长表现进行全程观测比较,为进一步筛选推荐提供依据。近期,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县(市)和乡(镇),对棉花出苗及生长状况、田间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与田间巡诊。通过汇总分析棉花生育动态调查数据和实地查看,认为当前地区棉花出苗及苗期生长发育的基本状况是:3月底4月初出现的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对棉花出苗造成较大影响。出苗率总体较好,其中陆地棉出苗率低于去年和历年,长绒棉出苗率高于去年和历年。5月11日~12日,地区范围内出现8~13级大风,受灾棉田面积大,相当面积的棉田补种、重播。立枯病、棉蓟马、棉蚜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陆地棉株高和主茎真叶数低于去年、历年同期;长绒棉株高低于去年、历年同期,主茎真叶数与去年同期持平、较历年同期减少。总体表现为棉苗生长缓慢,生育进程明显滞后。

一、当前棉苗生长发育状况及苗情长势

(一)陆地棉生长发育基本情况

地区陆地棉平均株高显著低于去年同期和历年同期,平均主茎真叶数略低于去年同期,显著低于历年同期平均值,生育进程较去年同期滞后4~5天。

1.株高

棉苗平均株高7.55 cm,分别较去年、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1.37cm、1.94cm。与去年同期相比,除柯坪县基本持平外,其余县(市)陆地棉平均株高呈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阿瓦提县、温宿县和沙雅县显著减少,阿克苏市降幅最小;与历年同期相比,除库车市小幅增加外,其余县(市)陆地棉平均株高呈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温宿县、阿克苏市、柯坪县明显降低,沙雅县降幅最小。

2.主茎真叶数

棉苗平均主茎真叶数2.78片,分别较去年、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0.44片、0.67片。与去年同期相比,除柯坪县小幅增加外,其余各县(市)陆地棉平均主茎真叶数呈不同程度减少,其中阿瓦提县显著减少,阿克苏市降幅最小;与历年同期相比,各县(市)陆地棉平均主茎真叶数均呈不同程度减少,其中阿瓦提县、温宿县和阿克苏市明显减少,沙雅县、柯坪县降幅最小。

(二)长绒棉生长发育基本情况

地区长绒棉平均株高较去年同期小幅降低,较历年同期明显降低;主茎真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较历年同期显著减少;生育进程较去年偏晚2~3天。

1.株高

长绒棉平均株高7.44cm,分别较去年、历年同期平均值降低0.7cm、2.66cm,其中阿克苏市长绒棉平均株高与去年、历年同期相比显著下降,阿瓦提县下降幅度不大。

2.主茎真叶数

长绒棉平均主茎真叶数2.81片,与去年同期平均值持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减少0.88片。与去年同期相比,阿克苏市长绒棉主茎真叶数小幅减少,阿瓦提县小幅增加;与历年同期相比,阿克苏市长绒棉主茎真叶数明显减少,阿瓦提县降幅不大。截至5月16日,两县(市)长绒棉均未现蕾。

(三)“一主一辅”品种生长发育及出苗率

地区“一主一辅”推荐品种目录中各县市选定种植的陆地棉品种共9个,长绒棉品种3个。当前株高、主茎真叶数、出苗率见表3。

二、开播至现阶段棉苗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

(一)受3月下旬气温回暖的影响,始播期偏早,但4月上中旬天气过程频发,密集播种期后移

3月下旬,地区主要植棉县(市)气温较历年偏高1.0℃,其中库车市、沙雅县和新和县偏高0.2~0.5℃,阿克苏市、阿瓦提县、温宿县和柯坪县偏高1.1~1.6℃。鉴于气温回升,今年个别棉田最早3月24日播种,多数县(市)3月29日即开始播种,始播期较去年早3~4天。4月上中旬,地区主要植棉县(市)遭遇降雨、降温天气过程,4月1日~3日、4月7日~9日、4月12日~14日有小到暴雨,其中4月1日新和县大雨(14.3mm)破4月最大日降水量极值,柯坪县大雨(12.2mm)居4月历史第三位;伴随降雨,气温下降3~5℃。受4月不利天气的影响,多数县(市)密集播种期延迟至4月中旬,较上年推迟5~7天。截至4月20日地区棉花播种过半,4月底播种工作全面完成。

(二)4月中下旬播种的棉田出苗率普遍较好

4月中下旬,地区主要植棉县(市)天气以晴好为主,气温缓慢回升,播种的棉花出苗快、出苗全,据调查棉田出苗率普遍达到90%以上。除部分受灾较重的棉田外,今年棉田出苗良好,地区陆地棉平均出苗率84.98%,分别较去年、历年降低1.77%、1.95%,其中库车市89.2%、阿瓦提县89%、柯坪县88.6%、阿克苏市84%、温宿县80.2%、沙雅县78.87%;地区长绒棉平均出苗率89.33%,分别较去年、历年增加2.51%、0.2%,其中阿瓦提县90.66%、阿克苏市88%。

(三)3月底4月初出现的降水、降温天气过程,对棉花出苗造成较大影响

3月底4月初,地区范围内出现降雨、降温天气过程,主要植棉县(市)最低气温降至1~4℃、最高气温降至6~10℃,有小到大雨,其中新和县、柯坪县遭遇强降雨,对早播棉花出苗造成较大影响。降雨后,种穴表土中的盐分溶解,被淋溶至种子或棉苗根系周围,盐浓度增高,引起僵苗、死苗。同时,土壤湿度增加,地温随之降低,棉花发芽、出苗受到抑制的同时,低温高湿土壤条件下引发烂芽、烂根,部分早播棉田重播。

(四)5月11日~12日出现大风天气过程,受风灾棉田面积大,增加后期管理难度

5月11日~12日,地区各植棉县(市)遭受8~13级大风,伴有扬沙、沙尘暴,棉花叶片受到沙尘击打呈现青枯状,生长点不同程度损伤。据统计,地区范围内100余万亩棉花受灾,总的来看受灾程度东边重于西边,较大面积棉田实施了补种和重播,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从当前苗情看,受不利天气影响,棉花出苗及长势出现较大的差异,给后期管理造成一定困难。一是大小苗较为严重。因天气反常,造成出苗整齐度变差,大量棉花补种后形成出苗期和长势上的差异,均不利于后期管理。二是大量重播棉田因播种较晚,有效生育期不足,可能因后期不能正常成熟影响产量。三是对补种的棉花,生育进程严重滞后,脱叶催熟时顶部棉铃龄期不足45天,单铃重下降。同时,补种改变了机采棉行距配置,农机农艺不配套,影响采棉机作业。

(五)立枯病偏重发生,棉蚜、棉蓟马发生期推后,存在为害加重的风险

4月份地区平均气温12.7℃,较历年偏低2.2℃,平均降水量13.1mm,较历年偏多205%,低温高湿有利于立枯病的发生。同时,5月中旬风灾后,重播、补种的棉花生育进程滞后,新芽、新叶幼嫩,对棉蚜、棉蓟马发生危害有利,可能加重虫害的发生程度,增加后期的病虫害防治难度。据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监测调查,预测立枯病、棉蚜、棉蓟马在地区呈现出整体为中等、局部棉田偏重发生的趋势,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目前局部棉田已出现少量棉蚜中心株。

三、棉花播种中涌现的新实践

(一)棉花干播湿出技术

受农业用水日益紧缺的限制,冬灌水、春灌水难以保障,播种期被迫推迟,加之水价上涨,不少植棉大户积极探索棉花干播湿出技术,即不冬灌、不春灌,棉花播种后滴水补墒,助棉苗出土。目前,棉花干播湿出技术不断完善、趋于成熟,盐碱地随水滴施盐碱土壤调理剂、适时适量滴出苗水和齐苗后及时封土配套技术得到应用,助力节水、避灾。据了解,棉花干播湿出技术亩节约农业用水150~180m3,节水率达到30%以上,亩节约水电成本85~100元,有效缓解了春季用水高峰期农业用水紧张的矛盾,保障了更大面积农作物农业用水需求。同时,对5月上中旬受灾重播棉田,可抢时播种,规避了灌水、犁地、整地环节,节省农时7~10天,可确保棉花正常吐絮。据统计,2021年地区应用棉花干播湿出技术12.6万亩,其中阿瓦提县6万亩、沙雅县1.1万亩、库车市2.5万亩、新和县1万亩、阿克苏市1万亩、温宿县1万亩。新疆三场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棉农李连生4月8日运用干播湿出播种棉花300余亩,尽管4月9日遇降雨天气过程,但是播种时由于采用干播湿出侧封土技术,种孔没有板结,棉花出苗率达到82% ;沙雅县央塔克协海尔乡植棉大户史斌应用干播湿出正封土技术播种棉花1100亩,出苗率达到76%。

(二)棉花双膜覆盖技术

棉花播种期间,降雨天气过程时有发生,单膜覆盖下种孔土壤遇雨会出现返碱死苗的现象,同时易土壤板结,形成“碱壳”,造成“卡苗”“闷苗”,需要人工“破壳”解放棉苗助苗出土,但人工“破壳”工作费工费时。据了解,人工“破壳”日工效1~1.5亩,亩人工成本80~100元。棉花双膜覆盖是播种机在下层膜上同步完成覆膜、打穴、下种、覆土、开沟、压膜工序后,再铺设只透光、不透水的全封闭的上层膜,即播种时覆两层膜的一种覆膜方式,待棉花出苗后再适时揭去上层膜,可起到避雨、增温、提墒的作用,棉花出苗快,不仅破解了遇雨返碱死苗和人工“破壳”难题,而且比人工“破壳”亩节省成本20~35元。据统计,2021年地区应用棉花双膜覆盖技术30.95万亩,其中沙雅县23万亩、新和县1万亩、库车市4.05万亩、阿克苏市2万亩、温宿县0.9万亩。阿克苏市植棉大户买买提·艾则孜,3月27日常规单膜覆盖植棉600亩,3月底、4月初受降雨、降温影响,棉花出现烂种、烂芽,4月7日采用双膜覆盖重播,棉花出苗率高达86%,当前棉花已达到5叶1心。新和县渭干乡植棉大户敬伟3月25日采用双膜覆盖种植棉花5000余亩,尽管4月1日遭遇强降雨天气过程,但是棉花未受到强降雨不利影响,出苗率高达90%,其表示棉花双膜覆盖技术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有效解决了人工“破壳”的难题,省钱、省时、省心、省力,今后棉花播种时还会应用双膜覆盖技术。

(三)现代农机大显身手

为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型、新型农机具应用到棉花播种、管理中,以提升播种质量、提高作业效率。在播种环节,植棉县(市)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引进安装GPS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自动驾驶拖拉机,驾驶员只需按照播种要求提前设置好机具偏移值、作业幅宽参数,就可以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按照规划路线自动驾驶,1台拖拉机1天可以播种150亩地,播行端直,相邻两膜交接行间距保持在66cm,有利于采棉机作业,提高棉花采净率。在管理环节,植保无人机在叶面肥喷施、病虫害防治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和县针对因4月1日强降雨造成的棉花弱苗、僵苗,用无人机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增强了光合作用,促进了棉花生长。同时,用无人机喷施吡虫啉防治棉蓟马,避免棉蓟马造成的无头棉和多头棉,将棉蓟马危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棉田整地质量不高,虚土层较厚,造成下种时错位,棉籽被嵌入种孔外的膜下,需要人工解放棉苗,增大了田管难度。同时,致使播种深度增加,延长了出苗时间。

二是个别棉田适墒播种把握不准,播种时土壤较湿、地温偏低,造成立枯病发病较重,幼苗出土前烂籽、烂芽,幼苗出土后幼茎基部靠近地面处病斑缢缩,阻断了水分、养分供应,造成子叶下垂萎蔫,最终幼苗枯倒。

三是个别棉田播种时边行、次边行种孔覆土较厚,边膜入土较深,地膜采光面缩小,影响土壤增温保墒,造成边行、次边行棉苗长势弱,中行棉苗长势强,“大小苗”明显,增加田管难度。

五、近期棉花田管技术建议

(一)加强中耕松土、促苗早发

加强中耕松土,特别是土质粘重的棉田应适当增加中耕次数;晚播、补种、重播的棉田要提早中耕、增温保墒、促苗早发,力争在头水前中耕1~2次;中耕深度应由浅入深,第1次8~10cm,第2次10~12cm;中耕时要做到土壤平整、松碎,不埋苗、不伤苗、不铲苗,不拉沟、不拉膜。结合中耕松土除尽膜间杂草,防止杂草与棉苗争水争肥、影响棉苗生长。

(二)针对性补充营养、保持棉苗营养平衡

针对前期棉苗根系生长发育弱、主动吸收能力不强的状况,近期田管要按照以促为主,针对性地补施叶面肥,以加快棉花生长发育。对长势较弱或晚发棉苗,每亩用尿素150 g+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适量、兑水40 kg进行叶面喷施,连喷1~2次、间隔期7~10天;对生长健壮、发育正常的棉花,每亩用尿素150 g+磷酸二氢钾100 g、兑水40 kg进行1次叶面喷施;对氮肥充足、前期降水量偏多偏大的棉田,每亩次用磷酸二氢钾200 g、兑水40 kg进行叶面喷施1~2次,调节碳氮比,防止氮代谢过旺造成的棉苗徒长。

(三)科学合理化调化控、促进棉苗稳健生长

按照“促弱、稳壮、控旺”的原则,有效调控棉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系下扎,增强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同时,衔接好缩节胺的使用时间、使用量、间隔期。建议播种较早,长势偏旺的棉田在5~6叶期亩用缩节胺0.5~1 g,供肥不足、长势偏弱、发育迟缓、整齐度差、主茎真叶数不足4片、平均株高不超过12 cm的棉田亩用缩节胺0.2~0.3 g。之后还要密切关注苗情变化,采用少量多次方法逐步调控棉苗稳健、均衡、协调生长,为早现蕾、多现蕾、现大蕾、早开花、早结铃打好基础。

(四)加强病虫情监测与防控

1.棉蓟马防治

一是及时铲除棉田及渠埂杂草,减少棉蓟马发生;二是中耕松土,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抗虫能力;三是重点加强对晚播及重播棉田的监测,当百株虫量达3~5头时,选用20%啶虫咪、10%吡虫啉3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等进行喷雾,可兼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2.棉蚜防治

一是结合棉花田管,及时在棉田四周摆放黄板,对有翅蚜进行有效诱杀。二是加强巡回监测,分类进行挑治,发现中心蚜株或点片发生时,可用40%氧化乐果1:5倍或康福多1:5~7倍液进行途径处理;对蚜点多、天敌数量较大的棉田,可用洗尿合剂或植物性杀虫剂0.5%苦参碱水剂1500倍液进行喷雾;对蚜点多、天敌数量较少的棉田,可用10%吡虫啉乳油、20%啶虫迷乳油(莫比郎)4000~5000倍液等药剂进行挑治。防治时要注意保护天敌,切勿大面积喷施化学农药。

3.棉花立枯病防治

一是进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土温、降低土湿,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棉苗根系发育,抑制根部发病。二是棉田喷施叶面肥,促进棉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能抑制病原菌侵染棉苗。三是加强田间监测,对发病棉田及时进行喷雾防控,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敌克松8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时要确保质量。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