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十年回顾:2014年棉花大跌

发布于 2015年9月23日

    作者:中科院_研究员

在前面的一系列年份回顾后,由于201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较为重要,

所以单独做了一份回顾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2014年(政策棉花直补列入中央一号,棉花直补导致棉花全年下挫)

图片1

011 年之前,国家对棉花不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棉价长期在1.2万元-1.6 万元/吨之间波动。 国家收储阶段:2010 年,面对突然跳水的棉花价格,国家为了保护棉农利益、保障供给及稳定市场,国家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2011 年收储价在1.98 万元/吨,2012-13 年收储价在2.04 万元/吨。在国家收储的情况下,内外盘棉价差别很大,内盘棉花比外盘高3000元/吨。

 

经过三年的收储,中国国储的棉花在1000万吨以上,国储库存甚大,够国内消化几年;2014年初以来,整个市场都在畅谈棉花过高的国储库存,弥漫市场。库存难以消化也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收储和抛储价差带来的亏损、棉花储存费用、耗损折旧费用、人工费用、运输费用等等。

图片2

棉花直补政策 是影响棉花价格的最关键因素,因为棉花的库存太太高,本应该在供远大于需的情况下,棉花价格逐步下跌,但是国家的收储价格20000附近,一直支撑着棉花价格,使棉花价格在2012-2013年维持在20000附近,也使棉花价格在18500-21000之间进行区间震荡。由于棉花的价格远高于市场应该具有的价格,导致下游棉纺织业的成本高企,而国外的棉花价格显著低,使国内的纺织企业没有外国的企业有竞争力,出口遭遇困难,大幅限制了国内的棉花的需求,进一步推高了国内棉花的库存,库存越滚越大。

图片3

2013年年中后,业内开始探讨棉花直补的可能策略,但官方并未表态;2013年12月份后,多个渠道已经传出,“2014年我国将不再实行现行的收放储办法,改为对棉农进行直补”。不过当时未经政府部门正式发布。

 

2013年底和2014年初以来,棉花直补政策弥漫国内,市场都在谈论,棉花实行直补后,棉价价格由市场的供需决定,国家不再收储棉花,而是采用补贴政策,制订市场指导价,低于这个价格的,国家进行差价补贴。

棉花下跌第一阶段:

2014年1月19日“中央1号”文件指出,2014年将在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棉花直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棉花的市场价格将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再保护棉价。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中央1号”文下发后,棉花价格开始下跌。

中国不断调低泡储价格,从18000下调到17000附近。国家调低抛储价到18000元,仍然打不开中低端用棉市场;中高配资源也略显不足;2月27号召开棉花调控会议,再次调低抛储价到17250元并搭配配额,满足市场降低用棉成本4月1号执行;市场信心不足,主要影响后道产业下单;主动性棉价下行调控成为常态;

在这种背景下,棉花从2月份正式开始下跌,到了2月底,棉花1409合约跌破了180000,创了几年的新低。

 

 

下跌第二阶段:

3月份后,棉花开始呈现毛刺式下跌的格局,此后投资者开始逐步将焦点放在棉花上,棉花的持仓量也开始迅速地上升。五月份,刘福厚发表对棉花的分析,综合分析棉花,认为棉花将步入了大熊市,目标看到10000点以下。

 

下跌第三阶段:

6月份中旬后,网络也开始关注棉花,7月份开始,棉花的下跌出现了加速,网络上也发生了对赌棉花的事件,再次引起业界关注棉花的行情,7月底棉花跌到了14000。

 

反弹阶段:

8月1日,国家出台了滑准税,对于一定数量的关税配额外报关进口的棉花,按“关税配额外暂定优惠关税税率”征收进口关税,税率以滑准税方式征收,范围为5%-40%。滑准税的原理是高档价格的税率低,低档价格税率高。实施滑准税的初衷是提高棉花进口成本,保护国内棉农利益。在政策的影响下,棉花当日呈现大阳,涨幅近3%,连续反弹一个星期,最高反弹到15000附近。

 

下跌第四阶段:

政策的影响减弱后,市场再次回归到棉花的供需面,开始讨论直补的细则问题,棉花重新步入下跌,本波下跌较为顺畅,从15000,下跌到12700多,跌破13000。

9月18日后,棉花直补细则正式出台,新疆棉花直补将采取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补贴方式,《方案》未明确“托底”预案,当新疆市场价低于19800元每吨,中央财政按照两者差价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新疆棉花产量,核定全区补贴总额,并将补贴额一次性拨付新疆自治区财政。

直补细则出台后,棉花开始显著放量下跌,两日下跌近6%,第二日还是跌停。

在9月20日,国家发改委今天表示,棉花直补除了新疆试点区域之外,长江、黄河流域主产区,国家也会适当的给予补贴。棉花加速下跌,跌破13000,最低跌到12700多。

 

反弹阶段:

9月24日,中棉协:取消棉花收储政策使国内期货市场开始活跃,但一些国内外炒家的炒空、赌市现象,则加剧市场波动,超出供求基本面因素,负面导向明显更对实体经济带来伤害。建议政府加强监管维护正常秩序确保新棉购销工作顺利进行。在这种背景下,政策的干预下,棉花强势反弹。

 

美棉:

1-5月美棉期货触底后一路上扬,中国大量收储后,优质资源流通不足,高配刚性需求炒作推升美棉价格;美国ONCALL市场锁定很多美棉,仓单稀少、美棉减产,期末库存低预期促使美棉上半年高位运行。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