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稳步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发布于 2018年6月20日

  2018年,博州按照自治区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益”为核心,在总结上年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继续以国家优质棉基地为示范,全面提升棉花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棉花提质节本增效新模式,深入推进精河县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

一、基本情况

㈠ 以合作社+大户+轧花企业+纺织企业密切协作为推动,形成了订单式、托管式、社企联盟制、联营制等多种管理模式,用棉企业+原棉加工+合作社的利益共同体,落实试点面积37.9万亩(博乐市17.6万亩,精河县20.3万亩)。在精河县共建成6万亩核心示范基地,重点集中示范2个适宜机采的优质品种,分别是新陆早61、61-2号。

㈡ 加大高产、优质、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的选育,以筛选出 主栽品种、优质机采棉品种和符合中高端市场需求的品种为目标,完成筛选试验3项,其中主裁品种筛选6个、4000亩,中高端品种1个、100亩,小区试验 11个品种、360亩。建立从品种选育、播种、田管、采摘、储运、加工、订单收购环节形成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规范的操作技术规程。依托中棉所、新疆农科院技术支撑优势,积极探索精河县棉花规模生产提质节本增效的有效方法路径。

二、措施成效

㈠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成立了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试点企业、合作社负责人,召开了棉花供给侧改革工作专题协调会,与轧花企业、纺织企业及合作社等多次座谈讨论,讨论主要试点工作,制定并印发了《 2018年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对主要工作进行了责任分解,协调组织棉纺企业、轧花企业、种植农户和种子经销商建立企业联盟形成利益共同体,为推进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㈡ 大力推进规模种植提升效益。由皮棉加工厂与棉花种植合作社、大户合作,采取“一区一种”单品种植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统一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按基地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机采及收购,实现棉花节本提质增效。

㈢ 加强专业化服务提高技术到位率。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飞机防治等专业化服务组织,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机械作业,实行棉花统一机采不落地收购,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已完成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6万亩,开展水肥一体化示范2000亩,挂杀虫灯500盏、黄板6万块。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㈠ 2017年棉花目标价格与质量挂钩补贴仍没到位。自治区棉花质量补贴订制指标过高,如马克隆值设定为A级,由于北疆气温7月棉花现蕾时,棉花纤维长度受到影响,马克隆值普遍较高。建议: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和质量补贴挂钩,品质达到“双29”的给予每公斤0.5-1元补贴,达到“双30”、“双31”按照不同等级给予补贴,以推进棉花品质及一致性的提升。

㈡ 试点工作验收任务中有制定原棉标准、建立品种数据库、形成优质棉种植模式、制定轧花工艺规程、实现棉花收购优质优价、形成棉花降成本清单、建立全产业利益联结模式七项工作任务。目前自治区方案中的科研部门没有参与,部分成果形成难度较大。

㈢ 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逐年提升,且不容忽视。建议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和项目倾斜力度。

出处:博州农业局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