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能否减损?
今年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第二年,自治区对补贴方式、操作程序等进行了优化。面对种棉效益下滑的现实,阿克苏地区的不少棉农把希望寄托在补贴上。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则期待改革能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基本农户尚能保本包地种棉大户面临亏损,阿克苏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和唯一的长绒棉产区。据阿克苏地区农业局副局长张勇介绍,今年按照自治区调减棉花面积的要求,阿克苏核实棉花实际种植面积719.34万亩,较上年减少76.98万亩。
说起今年的种棉效益,艾力·瓦里亚孜直摇头。他家7亩地长绒棉摘了1105公斤籽棉,以7.8元/公斤的价格卖掉。与去年相比,棉花减产近一半,卖棉收入打了对折,“去年卖完棉花,16000多块钱装到口袋里。今年只卖了8300多块钱。”他粗略算了一下,不算自己的人工,每亩地投入900多块,亩收入只有200来块钱。
“今年种棉花的投入和收入扯不平。”在库车县墩阔坦镇阔恰托格拉克村,包地种棉花的李中全说,今年租了450亩地种细绒棉,产了135吨籽棉,售价在5.5~5.7元/公斤。一亩地的物化成本约1400元,加上600多元的拾花费,成本至少要2000元。算下来,总投入90万元左右,而卖棉只回来了76万元,亏10多万元。
棉农朋友渴望有关部门在落实补贴资金时,应考虑极端天气的影响,按棉花减产幅度相应增加资金补贴额度。
在继续完善目标价格补贴机制的同时,需要在更大层面上提高棉业发展质量。解决棉花品种小、散、乱的问题,选育优质、高产、适应机采的主打品种,在一定区域内推广,以提高棉花整体质量水平;加大优质棉基地建设力度,在全程机械化,中低产田改造、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棉花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指标额度向长绒棉产区适度倾斜,以提升高品质棉花加工能力。